2016年10月15日(星期六),由JSPS中国同学会重庆分会主办的“2016年中日干细胞再生医学学术交流会暨JSPS项目说明会”在重庆大学举办。
此次活动得到了JSPS中国同学会副会长、重庆大学吴寿荣教授的大力协助。虽然活动当天天气不太好,不过仍然有包括JSPS中国同学会重庆分会各位老师以及重庆大学生物领域师生在内的约60位人士参加了此次活动。
会议由吴寿荣教授担任司仪,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的王贵学院长在开幕辞中表示,干细胞研究是受到全球热切关注的研究领域,希望此次研讨会的举办能够进一步推动中日两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合作。为了表彰此次研讨会的受邀日本学者、东京大学宫岛笃教授在生物领域以及国际学术交流中所做出的贡献,王贵学院长向宫岛教授授予了重庆大学客座教授称号。
研讨会上,两位中日学者先后发表了演讲。首先,在重庆大学宋国立特聘教授的主持下,宫岛笃教授发表了题为“肝脏再生机制与iPS细胞诱导成肝脏以及胰腺细胞的转化应用研究”的演讲。干细胞是具有增殖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复制的能力,能够产生高度分化的功能细胞。胚胎干细胞(ES细胞)和被称为万能细胞的iPS细胞可以复制各种脏器和修复组织,为再生医学、病态模型、药物研发等领域带来了光明的前景。宫岛教授在演讲中介绍了干细胞以及细胞的分离与培养方法,解析了从实验白鼠的肝脏中提取的干细胞和前驱细胞的特点,并且描述了由iPS细胞培育肝脏及胰脏细胞的基础研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的现状。
接下来,在JSPS中国同学会重庆分会会员、重庆大学宋关斌教授的主持下,JSPS中国同学会会长、浙江大学的张宏教授发表了题为“干细胞治疗的分子影像”的演讲。张宏教授在演讲中指出,干细胞治疗为中枢神经损伤及心脏损伤等疑难病症的治疗带来了希望。但是,尽管干细胞的基础研究相继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临床应用却相当缓慢。究其原因,是因为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干细胞移植到体内后的在体生物学信息。张宏教授建立了多模态分子影像技术方法,可以对干细胞移植之后的到体内生物行为及功能重建进行跟踪和监测评估,从而达到阐明干细胞体内治疗机制的目的。作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专项)的首席科学家,张宏教授还介绍了该研发计划的研究内容。两位教授的演讲通俗易懂,为与会的师生们奉献了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
JSPS北京代表处的广田薰所长藉此研讨会之际,向与会的师生们重点介绍了外籍特别研究员项目等JSPS实施的国际交流项目,并且详细解答了学生们提出的具体问题。
JSPS中国同学会今后将继续推动学术研讨会类型的分会活动的开展,JSPS北京代表处也将通过各种机会积极宣传JSPS项目,努力打造增进会员友谊和推动中日学者交流的平台。
|